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您大胆过么
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您是否大胆的尝过过,只要你是一个创业者或有志创业者,一定看过不少类似的成功神话。
大多数这样的故事是由媒体和当事人一起制造的。而我就是其中一位制造者。作为一名还算认真的商业媒体工作者,过去八年来,我一直都是个“寻找原因的动物”。我和我的同行们努力向读者解释,为什么极少数人比大多数人都成功,为什么某几家公司比大多数公司都伟大,为什么某一笔小小的投资会给VC带来大得不成比例的回报。
为此,我们不得不沉溺于细节的汪洋之中,努力总结经验规律,为后来者提供榜样和教科书。但经常有这样的时候,看起来逻辑链条完备的解释连我们自个都难以被说服,你总感觉“复原的拼图”好像缺了一两块。更要命的是,当我们试图以此预测未来时,却发现经验和规律常常只适合解释过去,而下一个成功者又是一个意外。到最后,我们只能耸一耸肩,叹一声“这厮好运气”。
最近,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过去我的很多工作会事倍功半。而影响我的是一本名为《黑天鹅》的书。它的作者塔勒布先生很酷,既是“当今世界最辣的思想家”(时代周刊语),又是个传奇的证券交易员(9.11事件和本轮次贷危机前,他的两次重仓做空都让其大赚特赚。)
这位来自黎巴嫩的新鲜哲人讲了一个故事:17世纪之前,人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世界上除了白天鹅还有其他什么颜色的天鹅,直到有一天,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为止,人们认识天鹅的视野才打开。但这并不是故事的意义所在。它揭示了我们从观察或经验中学习的巨大局限性及我们知识的脆弱性。只需一个黑天鹅的观察结果就能使从无数次对白天鹅的观察中推理出的一般结论失效。如果按照塔勒布的精神导师、20世纪最NB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说法就是: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真理”被“证伪”了。
塔勒布用“黑天鹅”这个隐喻,指代那些意外性事件:它们极为罕见,在通常的预期之外,在发生前,没有任何前例可以证明,但一旦发生,就会产生极端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人的本性倾向于在事后为其发生编织或寻找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
而黑天鹅理论,恰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无法解释或者预测那些商业世界里的意外。
请注意,塔勒布先生还宣称,正是这些稀有的黑天鹅事件左右了整个世界的运行,而不是我们日复一日让世界正常运转所付出的努力。
身在职场,最希望获得老板的肯定与认可,因为老板的肯定与认可预示着你美好的前程。于是大多数职场中人都会按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以得到老板的青睐。可恰恰有许多人即使工作很努力,甚至有很好的业绩,不仅得不到老板的承认,甚至老板会对其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结果呢?这并不是老板的偏见与不公平造成的,问题的根源还在员工自己。因为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可能不喜欢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工作努力并为自己创造了很好业绩的员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位老板的脑子肯定有问题。因而,碰到这种现象,我们一定要认真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令老板不快。一般情况下,老板除对工作懒散、业绩较差的员工表现其不满外,还对具有以下行为的员工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
1. 乱嚼舌根者
许多员工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一张嘴,常常把别人的缺点当作自己的谈资,把公司的缺点和失误当作宣传、标榜自己的工具,在背后谈论公司及同事的缺点、讲公司及同事的坏话成了自己的乐趣。这样的员工即使工作再努力、业绩再好,也是老板不愿意看到的。
2. 公私不分者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公司老员工身上。一般表现为自以为对公司作出过较大贡献,在行为上显得不拘小节,把公司的资源拿来私用。小到一张纸、一支笔,大到电脑、汽车随便私用。用公司的电话解决私人问题,在工作的时间干私活等等。对这样的员工,老板虽然有时碍于面子不便当面表示不满,但内心对这样的员工是一万个看不起。同时这种行为也暴露除了一个公司在管理方面的缺陷。
3. 夸夸其谈者
有一些员工凭着自己某些方面的优势,目中无人,自认为对公司内、外一切事务明察秋毫,喜欢对任何事情高谈阔论以表示自己无所不能。在他的眼里,公司的其他员工都是无能之辈,毫无用处。取得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到处炫耀,从来不懂得自我批评是什么东西。这样的行为是职场的大忌!
4. 一心二用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个人就业形式、投资渠道逐渐多样化,许多员工除固定工作外还在公司之外有一项或几项兼职,有时还会以股民、炒房者、直销员、保险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在公司,一心二用甚至多用,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放在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及其有限。这样的员工根本就不可能得到老板的肯定与认可。
5. 三心二意者
身在曹营心在汉,处于一个公司不能安心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随时准备跳槽。有这样迹象的员工老板怎么能放心用你?
6. 爱找借口者
工作中出现问题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为了推卸责任一味寻找借口,在这样的员工身上任何失误的出现都有着他自认为非常合理的客观理由。不能主动承担责任的员工是永远都不可能有发展前途的。
|